- ·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投[06/30]
- ·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期[06/30]
- ·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版面费[06/30]
游离植皮包裹血管桥的股前外侧桥式皮瓣在复杂(3)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1.2.2 术前准备 术前行血管造影了解小腿血管血流情况,选择皮瓣的供血动脉,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定位股前外侧皮瓣穿支,并根据穿支定位及小腿缺损
1.2.2 术前准备 术前行血管造影了解小腿血管血流情况,选择皮瓣的供血动脉,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定位股前外侧皮瓣穿支,并根据穿支定位及小腿缺损形状设计皮瓣。常规消毒清创,无菌中单包裹大腿供区,有外固定支架者予以拆除,彻底切除创面坏死组织,双氧水及聚维酮碘溶液清洗,稀聚 维酮碘纱布覆盖,中单包裹加压包扎创面。
例1 患者,女,33岁。交通事故伤致左小腿开放性骨折伴大面积软组织挫伤,于外院行清创及外固定支架固定术,后转入我院。入院见小腿软组织环形缺损,伴有大段骨外露及断端部分骨坏死。行血管造影示小腿仅有胫后动脉通畅。彻底清创,切除坏死软组织及死骨;游离健侧胫后血管,切取左大腿股前外侧皮瓣,行桥式皮瓣移植修复小腿软组织缺损;取中厚皮片拉网植皮包裹血管桥。术后4周行断蒂术,见血管桥血流通畅、管壁光滑;皮瓣血运良好、质地柔软、色泽红润、皮温正常。见图1。
例2 患者,男,52岁。因“左小腿窦道流液30 年”入院。入院见小腿前侧大面积皮肤色素沉着严重,上方有窦道形成,伴有乳糜状液体渗出。行血管造影示小腿无可吻合的血管。彻底清创,切除表面发暗的皮肤组织,开窗凿除感染骨质至正常,反复以双氧水、聚维酮碘溶液冲洗。游离健侧胫后血管,切取左大腿股前外侧肌皮瓣,行桥式皮瓣移植修复小腿前方大面积软组织缺损,肌肉填实骨髓空腔,取中厚皮片拉网植皮包裹血管桥。术后4周行断蒂术,见血管桥血流通畅,断端血管壁 光滑,皮瓣血运正常,与周围无明显色差。见图2。
典型病例
1.2 手术方法
1.2.1 入院处理 ① 8例因创伤致小腿软组织缺损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术前检查,同时行抗感染、抗休克等对症治疗,保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进行手术。对于相对清洁的创面行封闭式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敷料覆盖,负压吸引;对污染严重的创面采用稀聚维酮碘纱布覆盖。7例合并胫腓骨骨折者彻底清创后,行骨折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5例伴有血管损伤者,一期行血管修复术;3例血管完全缺损者取健侧大隐静脉桥接,保证患肢有1条主要血管供应小腿及足部。1~2 周待感染控制和肉芽新鲜后行皮瓣移植术。如创面条件较差,则需再次清创行VSD,直至创面稳定且肉芽新鲜。② 3例慢性骨髓炎患者入院行换药,双氧水、聚维酮碘溶液冲洗和抗感染治疗。术前检查完毕行扩大清创术,切除感染的窦道及不健康软组织,同时行骨开窗术,清除感染骨质;反复采用双氧水、聚维酮碘溶液清洗,VSD敷料覆盖,负压吸引。
常规行抗感染、抗痉挛、抗凝血等处理,烤灯照射保暖。患者卧床、绝对禁烟、适度抬高下肢。密切观察皮瓣血运、颜色、温度、质地、毛细血管反应及皮瓣愈合、血管桥搏动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血管危象;观察供区切口愈合及有无创面渗出、感染等情况。3~6 周行血管桥阻断试验,超过3 h皮瓣血运无改变即可行断蒂术。注意加强术后患者心理疏导,预防患者精神紧张、烦燥等不利因素对 创面愈合的影响;出院后定期门诊随访。
1.3 术后处理
1.2.3 皮瓣切取与移植 沿设计的皮瓣内侧缘作切口至皮下,于阔筋膜深面向标记点寻找穿支。找到穿支后沿穿支血管束逆行,钝性分离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及伴行静脉,沿途注意保护血管横行分支。至旋股外侧动脉横支时,确定血管长度,带线结扎横行分支,夹闭降支观察皮瓣边缘出血情况,移植时切断降支。对于清创后有空腔的患者,切取皮瓣时带肌皮瓣予以填塞空腔。于健侧内踝后上方作一长约10 cm纵切口,解剖分离胫后动脉与伴行静脉,于其远端切断,血管夹夹闭近端。显微镜下用显微器械修剪胫后动脉与皮瓣蒂动脉吻合口,确保吻合口平整及通畅。镜下吻合皮瓣蒂动脉与健侧胫后动脉,重建皮瓣血供;皮瓣静脉与健侧胫后静脉或大隐静脉吻合。松开血管夹,观察皮瓣边缘渗血及供血动脉搏动情况,确定渗血良好及血管搏动无渗漏,皮瓣覆盖创面,无张力缝合,若干橡皮半管引流。本组皮瓣切取范围12 cm×10 cm~37 cm×12 cm;皮瓣供区予以直接缝合(8 例)或部 分缝合后植皮(3例)处理。
钟林,主治医师,医学博士,毕业于安徽医科大学。从事骨科工作10余年,现任安徽省手外科创面修复分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手足疾患、骨关节疾病、创面修复、四肢骨折、肢体矫形、骨髓炎、骨不连、严重创伤后的保肢治疗等。多次参与国家级和省级自然基金项目的研究工作,近年发表SCI论文3篇,核心期刊2篇。
文章来源:《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网址: http://www.zhxwwkzzbjb.cn/zonghexinwen/2022/0516/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