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情同手足 海医二院手足显微外科为患者重塑“钢

来源: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11-2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8月4日消息(记者王洪旭 通讯员王铁石)经过10多年的临床探索和实践,2020年6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海医二院”)手足显微外科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8月4日消息(记者王洪旭 通讯员王铁石)经过10多年的临床探索和实践,2020年6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海医二院”)手足显微外科从骨科分离出来,独立成科。科室团队不断开拓创新,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开展的断肢再植、手指再造、各类型皮瓣移植修复创面等显微外科手术在省内处于先进水平,部分手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一年来,他们先后完成手术686台,其中约70%为三、四级手术。海医二院手足显微外科医护人员用行动践行医者的责任与担当,用传承和创新磨炼技艺,为创伤患者重塑“钢筋铁骨”。

手足显微外科医护人员正在进行断肢再植术。王铁石 摄

迎难而上 无影灯下显身手

无影灯下显身手。海医二院手足显微外科自成立以来,施行了前臂离断再植、成人四指离断再植、小儿三指离断再植、小腿离断再植、多趾离断再植、拇指缺失再造、手指缺失再造、肢体畸形矫正、复杂创面皮瓣修复、严重肢体毁损伤保肢等等复杂手术,利用显微外技术挽救了许多濒临残疾的肢体,帮助众多患者重拾劳动能力、回归社会,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勇于担当、迎难而上。每一台复杂手术都像是一场战斗,需要全身心的投入。

家住屯昌的13岁女孩小李,2021年6月1日骑电动车行驶在路上时碰到石头后摔倒在地,右上肢却不慎被刚好路过的大货车车轮碾压,右手和右前臂皮肉分离缺损、毁损严重,状况十分惨烈。当地医院行包扎后,紧急送往海医二院寻求保肢治疗。

手足显微外科医生检查伤情发现,小李右侧手臂肘关节以下背侧至手指近端全被泥沙附着污染,已经看不到正常组织,创面直达骨质,右手臂及手部皮肤广泛撕脱和缺损,手指伸指肌腱全部缺失,尺动脉和神经断裂,掌骨、腕骨多发性骨折脱位。伤情极为复杂,病人家属已经做好截肢的心理准备。

但是,勇于挑战的手足显微外科医生团队没有放弃,并且以保肢和恢复手部功能为终极目标,制定了先保肢后功能重建的手术计划。前期通过急诊手术彻底清创、固定骨折、吻合血管神经成功保肢,后期又从大腿取带血管游离皮瓣移植覆盖右上肢创面、人工肌腱移植重建五根手指的伸指功能,在一个半月的时间里历经四次手术,如今小李已出院,伤情恢复良好,经过初期的康复已恢复部分手指屈伸功能,家人对伤手的外观和治疗效果非常满意,并对手足显微外科医护人员表达了感谢。像这样复杂的病例在手足显微外科收治的患者中不胜枚举,都得到了很好的治疗。

精益求精 “穿针引线”见功力

断肢再植,是个精细活,必须精益求精。神经、血管、肌腱……手术医生需要借助高倍显微镜,在极细的血管上“穿针引线”仔细缝合。有的时候,血管最细仅达0.3-0.5毫米,需要常人难以想象的耐心与高度专注力,才能保证再植肢体术后功能恢复。

家住澄迈的王阿公,今年64岁,有多年的糖尿病及心肺疾病病史,右足拇趾溃烂流脓近半年,行走极为不便,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去过多家医院治疗,均建议从小腿截肢治疗,都被阿公拒绝了——没有腿走路了多不方便啊!后来他在海医二院进行糖尿病治疗期间打听到手足显微外科对创面修复非常有经验,便在病情稳定后转入手足显微外科。医生在详细评估了王阿公的伤情后,利用血管组织再生原理,施行了近几年最新开展的胫骨截骨横向骨搬移技术,联合创面仔细清创、换药。就这样,住院20余天,阿公溃烂半年的伤口长好了,并且很快恢复了行走功能。阿公舒了一口气,高兴地说,终于不用再担心截肢了。

帮助患者恢复手脚功能,是手足显微外科团队的目标。今年5月18日下午,从贵州省来到海南某养鸽场,从事保洁工作的袁女士,由于操作时不慎,其左手及前臂瞬间被机器拉入,导致左前臂于肘关节以下被完全绞断。当晚10时左右,袁某一行到达海医二院就医。手足显微外科医生们争分夺秒、齐心协力为保全患者的左前臂尽最大的努力。在显微镜下,医生们用娴熟的手法小心翼翼缝合。

海医二院手足显微外科主任胡朝波表示,患者的神经、血管、肌肉、肌腱都挫伤得非常严重,手术中固定了离断手臂的两处骨折、缝合重建了伸屈指肌肉的起点、修复了两根重要的神经,吻合了9条动静脉血管,由于血管损伤严重并伴有缺损,还从袁某的左足部取了两段血管进行了血管移植。经过一点点的寻找、桥接、缝合,直到所有断裂破损的血管全部吻合恢复通血。

文章来源:《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网址: http://www.zhxwwkzzbjb.cn/zonghexinwen/2021/1125/547.html



上一篇:朝阳显微外科医院 为老人义诊
下一篇:济南四院获中国医师协会2021超级显微外科血管吻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投稿 |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编辑部|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版面费 |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论文发表 |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